隨著健康養生意識的增強,很多老人非常注重“營養飲食”問題。
今年70歲的劉阿婆對日常飲食很上心,按照網絡上推崇的“清淡飲食”方式,常年一日三餐多吃青菜極少吃肉,做菜也極少放油。她本以為這樣吃更健康,但總頭暈、疲乏,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輕度貧血伴嚴重營養不良。老年人日常莫過度“清淡飲食”甚至陷入誤區,小心長久可致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。
都說老人年紀大了飲食要清淡,但很多老人卻過度理解了“清淡飲食”的概念,走入飲食誤區。很多老人因伴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骨質疏松、貧血等疾病,需要注意飲食,但由于營養知識的缺乏常?!板e誤忌口”。她根據臨床觀察發現,日常生活中,老年人常見的營養誤區有:
1.吃得太素
素食雖然也可以搭配出平衡膳食,但老人由于牙口不行,各種豆類、堅果基本吃不動,加上胃腸道功能差、胃口差,食物的種類攝取不夠豐富,就難以從純素食的飲食中獲得充足的營養。而魚、禽、蛋和瘦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,是人類優質蛋白、脂類、脂溶性維生素、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和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因此,根據老年人的營養需求特點,盡量不要吃得太素。
2.少油甚至無油
提醒,少油也有個度,因為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,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,同時是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,維生素E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的消化吸收都需要油脂。因此,她建議老人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脂肪外,每天烹調油攝入量控制在20-25克為宜,過高過低均不利于健康。
3.攝入過多粗糧
聽說粗糧雜糧有益健康,有些老人家便走極端,幾乎頓頓吃粗雜糧,結果消化不良,有的因粗纖維攝入太多引起便秘。提醒,粗糧再好,攝入也應有度,不是多多益善。
以上便是代餐粉代加工廠家--懷仁堂給大家帶來的相關資訊,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。